煤气鼓风机润滑系统改造

2013-05-22

刘明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铁分公司)

  摘 要:对球团煤气鼓风机轴承润滑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煤气鼓风机;润滑系统;轴承室
  1 问题的提出
  煤气鼓风机是竖炉球团生产的关键设备,对于保证球团矿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同时,由于输送介质的特殊性,要求风机必须具有较高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八钢炼铁分公司年产球团矿近50万t,目前使用的是2台D250-11-2煤气鼓风机,这两台风机在投入使用以来,多次出现风机轴承温度超过80℃的现象。正常情况下,风机轴承的温度不应超过50℃,轴承温度出现异常,给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威胁。针对风机出现的问题,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对设备进行了改造。
  2 问题分析
  D250-11-2煤气鼓风机的具体技术参数:
  风机型号,D250-11-2;
  流量,250m3/min;
  叶轮转速,2950r/min;
  进口气体温度,30℃;
  介质重度,1.01kg/m3
  
配用电机功率,220kW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轴承出现发热现象,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1)轴承存在游隙过大等质量问题;(2)轴承润滑不良;(3)各种原因引起的设备振动;(4)轴承出现点蚀等损坏现象;(5)润滑油冷却系统存在问题等。
  首先,对轴承进行了认真检查,由于采用的是精度比较高的进口轴承,轴承本身、冷却系统和安装情况也都比较正常。对风机轴承的安装结构进行了认真检查分析,认为轴承温度异常升高是因为风机轴承室的结构形式不尽合理,从而导致轴承润滑状况不良造成的。
  D250-11-2煤气鼓风机采用的是4套46122轴承,轴承安装在轴承室内,轴承室结构如图1所示。

 

  进油孔和回油孔均与风机轴承箱相通。轴承的润滑方式采用的是油浴润滑。正常情况下,风机轴承箱内保持足够的润滑油,设备运转时,轴承箱内的润滑油从轴承室底部的进油孔进入轴承室,由于轴承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不断将进入轴承室的润滑油带起,从而使轴承室与轴承箱内的润滑油产生液面差,液面较高的轴承室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孔4返回轴承箱,从而实现对轴承的润滑和润滑油的循环。
  这种润滑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润滑油循环不畅。由于这种润滑油循环方式是通过自身的结构实现的,属于自循环方式,这种润滑方式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出现问题不易被检查到,比如进回油孔的堵塞等。
  (2)不利于散热。在这种润滑方式下,轴承室与风机油池内的润滑油交换速度比较慢。由于轴承室内的润滑油不能及时顺利地排除,造成轴承室内的润滑油无法及时将轴承运转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导致轴承温度不断升高,轴承室内的润滑油粘度不断降低,无法保证轴承正常工作时的润滑要求。
  (3)杂质沉积。轴承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由于正常磨损,会产生一些细小的金属杂物,同时,润滑油本身也会带入一些对轴承有害的杂物。这些杂物容易滞留在轴承室内不易排除,对轴承造成损害。
  3 改造方案
  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风机轴承室进行了改造,把润滑油的自循环方式改为强制循环,如图2所示。

 

  具体方法是:(1)将轴承室上部的测温孔钻通后作为进油孔(轴承温度检测改用红外线测温枪);(2)在油路上安装一台管道加压油泵,加压泵出口连接由测温孔改制成的进油孔;(3)将油泵的吸油孔接到风机油池的放油孔上。
  改造后的风机润滑系统方式为:润滑油通过加压油泵从轴承室上部进油孔喷入轴承室,从底部和侧面的两个油孔排入油池,形成一套强制闭路循环润滑系统。这样,可以确保轴承得到充分润滑。
  改造后,风机轴承具备了两种润滑方式:一是改造前的油浴式润滑方式,这种润滑方式在强制润滑系统工作时不起作用;二是改造后的的喷淋式强制润滑方式。这两种润滑方式在风机运行时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当强制润滑系统出现突发故障(比如:加压油泵故障停机,外部油管堵塞等),不能对轴承进行强制润滑时,原有的油浴式润滑系统仍然能够保证对轴承进行润滑,不会出现轴承突然断油烧损的事故。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风机油池内油位过低时的轴承的润滑问题。
  4 结束语
  通过对2台煤气加压机润滑系统的改造,彻底解决了加压机轴承由于润滑不良而导致的发热问题。改造后的2台煤气加压风机轴承温度明显低于改造前风机正常工作时轴承的温度,运行温度低于50℃,符合设备运行要求。为风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创造了条件。

 

来源:《新疆钢铁》2005年第2期